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要求。《意见》提出,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通过制定劳动素养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是加强学生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劳动素养评价主要评什么
劳动素养是指经过生活或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价值观、知识、能力等具体指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还包括“劳动活动在一个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劳动创造中的充实的智力内容、丰富的道德意义和明确的公民目的性”。结合高校学生特点、评价指标可操作性、社会认知程度等综合角度来看,劳动素养的内涵与指向当重在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劳动意识的评价维度。人类的劳动活动是有意识的,在活动之前就存在着一定的思考和安排。培养正确的劳动意识就是让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动机和劳动态度。劳动动机体现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追求的目的,劳动态度体现为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学校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明确劳动动机、端正劳动态度,进而加强劳动意识。
二是劳动观念的评价维度。劳动可以锻炼人的吃苦精神,劳动会让人有坚定的意志。劳动观念是人们对劳动的看法和态度。新时代的劳动观念要以热爱劳动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尊重努力劳动、贡献社会的不同阶层的劳动者,愿意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建设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基本要求。
三是劳动能力的评价维度。劳动能力是人们进行劳动工作的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劳动能力是让学生懂劳动、会劳动,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必要手段。
四是劳动成果的评价维度。劳动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强调结果评价是在探讨人作为劳动主体,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劳动能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发展,劳动使人身心健康,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
劳动素养评价如何合理开展
劳动素养作为人的内在素质,具有充分的内生性、内在性、自主性特点,必须在外化形态下才能得到准确评价与衡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要重点在丰富评价载体上下功夫,给予劳动素养充分的外在表达空间与形式,既是加强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劳动素养科学评价的重要方面。依据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结合劳动教育中对“服务”“创造”“躬行”等劳动价值的重点弘扬,劳动素养的评价载体与呈现形式,即评价体系建构中应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志愿服务的过程是学生实践能力、劳动精神、劳动素质全面锻炼与提升的过程。高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志愿服务中,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参与其中,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践劳动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大量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无私奉献的勤劳奋进精神,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质。
二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学生与社会的全方位体验与交流的真实场景,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劳动成果,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通过劳动实现目标、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提高,塑造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通过亲身实践,理解劳动价值的内涵,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
三是日常行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各项活动的基本形态之一,劳动素养的生成、塑造与展现都在日常行为中充分存在。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与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校内外各个公共场所中能否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充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学生宿舍能否具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劳动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考试测验、学术研究和科研探索时,能否自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严格遵从学术规范,从劳动成果的角度更加深刻和自觉地维护学习学术秩序。劳动素养在日常行为上的表现还可以外化为服务他人、奉献集体的意识与行动。对高校学生来讲,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组织、为集体举办的文体活动贡献力量,都是以个人劳动与付出服务他人的形式之一,在构建劳动素养评价体系中,应从劳动成果的维度予以适当体现。
劳动素养评价结果怎么运用
构建劳动素养评价体系要充分借鉴和吸收综合素质评价的有益成果,真正做到评价设计科学合理、评价过程公开公正、评价结果导向正确、社会信服。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应当与当前高校普遍实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相一致、相融合,把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五育”目标之一,从加强劳动教育的视角,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指标设计,实现劳动教育在综合素质体系中的独立占比,提升劳动教育各项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劳动素养评价的结果运用方面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探索劳动素养评价的独立表彰机制。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德智体美相比,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表彰或惩戒机制。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成绩、体格检测、文体评比等都有相对独立的考评办法和表彰机制,但对于“劳育”而言,探索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在形成劳动素养评价的定量或定性结果基础上,对劳动素养优秀的学生予以表彰,对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促进,通过正面奖励和反向引导的方式,强化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因此,要从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结果认定上,建立“劳育”表彰的物质性或荣誉性奖励机制,设立“劳动光荣奖”“劳动之星”“劳动先进奖”“劳动创造奖”等项目,并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还要举办劳动技能大赛、劳动表彰大会等活动,扩大劳动素养的教育教学成果,巩固劳动教育的长期效应。
二是要建立劳动素养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融合机制。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劳动素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能够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制订涵盖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通过学生综合测评结果将劳动教育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能够促进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更加注重自身劳动素质的培养。目前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劳动教育方面的体现不多,甚至缺失,这种情况亟待改变。劳动素养评价融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劳动素养评价的四项维度,既要设计好劳动意识、劳动观念等非客观维度的测量方法,也要为劳动能力、劳动结果等适宜定量考察的指标进行合理赋值,从而达到充分肯定学生劳动素养的成长与进步的测评目的。
三是要建立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的长期记录机制。劳动素养评价体系要能够体现出学生综合劳动素质,促进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让学生争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积极践行者。劳动素养评价为挖掘学生的专业能力潜质提供了基本素质保障,学生们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学习氛围,更加有助于挖掘专业能力潜质,为未来成为本专业、本行业的卓越劳动者打下基础。建立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的长期记录,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体现出学生劳动能力、劳动态度的发展变化,这对其未来求职升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都是有益的参考。学生个体的劳动素养评价结果是检验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记录,以建立劳动素养评价评分卡、记录表等方式综合反映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开展就业推荐、择业指导等提供背景材料和基础信息。另外,对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做群体性的长期记录分析,是检验和考察劳动教育成果、效率的重要方面。因此,要尝试通过网络化、系统化、平台化的方式采集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信息,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形成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的长期记录,推动劳动教育在高校的具体落实落地。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劳动教育评论》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处副处长)